栏目分类
Mantle中文网你的位置:Deri Protocol中文网 > Mantle中文网 > 人才强校 | 植保学院周立刚/赖道万团队揭示药用活性分子Palmarumycin螺二萘的生物合成机制
人才强校 | 植保学院周立刚/赖道万团队揭示药用活性分子Palmarumycin螺二萘的生物合成机制

发布日期:2025-01-03 19:44    点击次数:159

   近日,植物保护学院周立刚/赖道万团队在《德国应用化学》(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)在线发表了题为《Palmarumycin螺二萘生物合成的阐明揭示一系列未被发现的氧化还原酶》(Elucidation of palmarumycin spirobisnaphthalene biosynthesis reveals a set of previously unrecognized oxidases and reductases)的研究论文。该研究首次揭示了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Palmarumycin螺二萘的生物合成途径,阐明了四个新颖的氧化还原酶的作用机制,为活性螺二萘的生物合成、绿色制造奠定了基础。 螺二萘(Spirobisnaphthalene)是一类由两分子1, 8-二羟基萘(DHN)通过螺缩酮键连接而成的、高度氧化的天然产物。自1989年发现首个螺二萘以来,至今已有超过170个结构被发现。该类化合物具有复杂而独特的结构,并具有抗真菌、抗细菌、杀幼、细胞毒、抗肿瘤等多种生物活性。关于螺二萘的化学全合成已有较多研究,但其生物合成机制尚未被揭示。 团队前期从内生真菌Berkleasmium sp. Dzf12中分离鉴定了25个螺二萘类化合物,其中包括具有抗真菌、抗细菌、杀幼活性的Palmarumycin C12、Palmarumycin B6等(Shan et al., 2014, J. Nat. Prod.)。从分子生物学水平来阐明螺二萘的生物合成,将有助于螺二萘活性物质的挖掘、开发与利用。 该研究首先基于全基因组测序及转录组分析,结合基因敲除、米曲霉异源重构生物合成途径等手段,从Berkleasmium sp. Dzf12中鉴定到参与螺二萘生物合成的、位于不同染色体上的2个生物合成基因簇(BGC),分别为DHN BGC及pal BGC(图1)。 图1 参与Palmarumycin螺二萘生物合成的基因簇及其功能 对于DHN如何二聚化形成螺缩酮键这一关键步骤,研究人员通过关键中间体的化学合成、细胞色素P450酶PalA的蛋白表达以及体外反应,揭示了一个特殊的、多功能P450酶PalA负责催化螺缩酮键的形成,阐明了PalA先催化两分子DHN形成二萘醚中间体19,再经过连续的氧化产生螺二萘Palmarumycin C2的过程(图2A-B)。进一步,通过蛋白结构预测、分子对接及点突变实验,揭示了PalA的关键活性位点(图2C-D)。 图2 P450酶PalA的功能验证。(A)PalA与不同底物的体外反应;(B)二萘醚中间体19的化学合成;(C)预测的PalA的蛋白结构;(D)PalA及其点突变蛋白的催化活性测定。 此外,该研究将参与Palmarumycin生物合成的其他氧化还原酶(PalB~PalD)在米曲霉及酵母中进行异源表达,并开展了不同螺二萘的底物饲喂实验。研究结果揭示了Palmarumycin螺二萘的复杂生物合成途径(图3);阐明了P450酶PalB催化萘环C-5位的羟基化;短链脱氢酶/还原酶PalC催化C-1酮基还原及其可逆的1-脱氢氧化、2,3-环氧键还原;FAD依赖的氧化酶PalD催化1-羟基氧化为1-酮基。 图3 Palmarumycin螺二萘的复杂生物合成途径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读博士研究生赵思霁为论文第一作者,赖道万副教授为通讯作者,已毕业硕士研究生申振、在读博士研究生翟梓琪、尹儒雅及博士后徐丹参与了这项研究。中国农业大学理学院王明安教授、植物保护学院周立刚教授、彭友良教授、王琦教授对该研究给予了大力支持。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(No. 31872623, 31071710)的资助。 论文链接:https://doi.org/10.1002/anie.202401979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宾语补足语用法归纳精讲

Powered by Deri Protocol中文网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

Copyright Powered by站群 © 2013-2024